24小时咨询电话|微信同号

“破袋”有助于减碳,可回收物应按减碳效益排优先级……“双碳”政策下,上海垃圾分类如何前行?

无纺布面粉袋2022-11-18 07:21:48375

  从“减碳”视角来看,可回收物的回收再利用,是否可以排一排“优先级”?湿垃圾的处理方式与减少“碳足迹”之间,有何联系?小区、学校和办公楼又能通过哪些途径为垃圾分类的减碳作贡献?……今天,一场“‘双碳’政策下生活垃圾分类发展方向”论坛在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举行,专家学者和来自各行业的嘉宾各抒己见,为上海垃圾分类的发展方向献计献策。

微信号:15838231350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图说:来自各行业的嘉宾们为上海垃圾分类的前路献计献策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摄

  从碳排放核算角度建立台账

  在上海的垃圾“四分类”中,可回收物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品晶看来,可回收物具有很大的减排潜力,甚至具有将整个垃圾处理系统的总碳排放量降低为负值的潜力。但关键在于,要从碳排放核算的角度建立台账制度。

  “可回收物对于减碳非常重要,是垃圾分类中老百姓最有获得感的部分之一。现在上海每天的垃圾运输到老港处理,一路都会产生‘碳足迹’。若能把可回收物分离出来,需要处理的垃圾就能减量,也就相应减少了碳排放。”何品晶解释说,“同时,可回收物回收处理后,就能替代很多原材料,这也是减碳的。”

  何品晶认为,上海现在每天收集约7000吨可回收物,这一数字或被低估。因此,应进一步明确台账制度,建立可回收物碳排放的科学核算方法,优先收集和处理“碳足迹”较少的品类。“有些可回收物在上海的利用不多,向外运输环节较长,应从运输、产业利用的角度重新梳理,评估哪些品类是最应被回收的。”他认为。

  他表示,生活垃圾从投放、收集、中转、运输、资源利用、处理、处置、多网协同等,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垃圾处理系统的碳排放水平。应确定最优的物流模式和各个处理环节的最小碳排放,建设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碳指标,科学确定本市生活垃圾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点,合理规划未来减碳路径。

  湿垃圾“破袋投放”减碳效果明显

  湿垃圾如何处理,对于减碳也至关重要。专家认为,湿垃圾从分类前的混合收集、卫生填埋,到后来的焚烧,再到如今的厌氧发酵处理,减碳效果明显。

  上海垃圾分类一直坚持湿垃圾要“破袋投放”,而不是“袋装化投放”。这一“上海特色”对于减碳的贡献,已得到了数据验证。上海市政院第五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邹锦林研究发现,干湿垃圾分类后,干垃圾中热值提升1倍,能源密度大幅提升。湿垃圾出渣率由40%降低至25%以下,远超国内厨余垃圾50%出渣率的平均水平。湿垃圾进行厌氧处理的碳减排效应也非常显著,据计算,湿垃圾中挤压固相有机质干式厌氧消化碳减排82.5kg/t,较传统焚烧8.1kg/t碳减排提高近10倍。

  “‘破袋’除了能大幅降低湿垃圾处理设备被塑料袋等杂质缠绕堵塞导致磨损故障外,也简化了末端繁杂的预处理工序。同时,湿垃圾中微塑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显著降低,为资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他认为。

  何品晶认为,2018 年以前,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进厂物料中,杂物含量高达20%-35%,含有大量的塑料袋,需要进行预处理。如今,运至老港的湿垃圾中杂物含量仅为3%-8%,意味着含有更多的生物有机质,能提高经济、环境和减碳效益。

  市民也可深入参与节能减排

  论坛上,市绿化市容局生活垃圾管理处处长齐玉梅公布了本市最新垃圾分类数据。今年以来,除受疫情影响外,全市可回收物分出量6912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2.07吨/日,湿垃圾分出量9328吨/日,干垃圾清运量15552吨/日。相比实施分类前的2019年上半年,可回收物增长了1.6倍,有害垃圾增长了14.5倍,湿垃圾增长了70.8%,干垃圾下降了24.1%。目前,湿垃圾分出量基本稳定在干湿垃圾总量的35%以上,可回收物分出量基本稳定在日均7000吨左右,有害垃圾分出量日均2吨以上,垃圾分类实效始终保持稳定。

  在末端处置方面,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处置能力达到3.4万吨/日,比2018年增长了1.5倍,生活垃圾焚烧能力2.6万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8200吨/日。同时,上海建立了较完善的可回收物体系,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多个、中转站198个、集散场15个。全市可回收物主体企业的回收量达到4990吨/日,占全部回收量约70%,已成为回收市场的主力军。“虽然不见‘摇铃铛’,但回收成效更高,保障依然存在。”齐玉梅表示。

  对此,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唐家富认为,下一步上海应在深度资源化利用时多用“双碳”视角来审视,尽量优先收集利用减碳效果好的物料。在可回收物的细分、精分和资源化利用方面,应建立完整完善的统计体系。而普通市民也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更深入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比如不要太频繁地换手机。“维持相对高的生活质量,产生最少的碳足迹,是老百姓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的最核心要点。”他说。

  新民晚报记者 金旻矣

本文链接:http://wfbmfd.cn/post/6896.html

阅读更多

网友评论

客服微信:zhao_fu点击复制并跳转微信